初入职场没有师傅带,如何度过新手期? -云顶yd2223线路检测
90 个回答
我始终都认为,职场新人如何度过新手期,以及新进入一家公司的新人如何快速上手工作,这都是公司的责任,而不是让新人自己去摸索。
所以问题的关键根本不在于有没有具体的人当师傅,当教练,亦或者是当导师去手把手指导一个新人。
而在于,公司招这个人进来,到底想让这个人充当什么角色,做什么具体工作?
任何一家公司在招进来一名新人后,都必须先解决这个问题。
并且清晰明确地告诉这位新人,他的职位是什么,要做什么工作,需要用到哪些技能和工具,在公司里要遵守哪些公司的规则和制度,做具体的事情需要用到什么流程,以及不知道这些东西的时候,该去哪里查什么资料,或者具体请教哪个人。
这是一家正规的公司,都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。
当公司把这些都告诉一位新人后,不用非得找一个师傅手把手去带,新人也能自己边看各种手册文档,边学边做。
工作的很多事情,都是在实践中继续学习,学习完了再继续实践。
我一直强调的一个事情就是,公司在强调一名员工必须有主观能动性,必须要积极主动之前,必须要先把这个人要做的事情的基本路径打通,要先证明这条路这么走是通的,然后才能要求员工或新人去走。
但无奈的是,现实中大量公司,不管是快速无序扩张后的大公司,还是一开始就不规范的小公司,都是一堆老板和领导自己都没想明白公司的业务应该怎么做呢,就开始当老板,做业务去了,最后逼得员工去硬着头皮乱做,没做好,还怪员工无能,却从不想一下,是不是自己太无能了。
正是因为市场上充斥着大量这样的公司,才让很多职场新人不断地怀疑人生,非要绕一大圈,吃了一堆哑巴亏和不必要的挫折后,才猛然发现,这其实不是自己的错。
这问题听着挺离奇。
既然是新手,又没有师傅带,那老板招你进来是图啥呢 ?让你摸索滚爬,自己开展工作?
后来想想也对,如果是应届毕业生,如果进了小公司,这种待遇还是极有可能的。
毕竟小公司一个萝卜一个坑,别人都得忙自己的活,哪有那么完善还专门给安排导师呢。
这类小公司,估计入职培训都没有,一报到就把你带到工位一坐,其它你就看着办吧。
但是没给你安排师傅,并不等于你没有师傅。
你完全可以“外聘”一个师傅。
1、先观察。
你可以先观察一下,自己所在的部门,有哪些能干的同事,他们肩负着重要的任务和业绩,属于公司的中坚力量。
你完全可以向他们取经学习,但是你还需要桥梁纽带来联结他们。
2、搭桥梁。
你可以向上级提议(没有师傅你总有上级吧),让你跟着这些中坚打下手。
最好结合你的观察,说出你和中坚联结的好处,一来你会继续做好本职工作,二来你会更快进步将来更担更大任。
这对上级来说,你干得更多了,百利而无一害,自然愿意顺水推舟,介绍你跟着中坚。
3、高情商。
没有任何人希望自己跟着一个拖油瓶,中坚也是。所以你得嘴甜,多夸他;你得能熬,多帮他;你得表态,多送礼。
这里不是教你送多大的礼,投其所好,吃吃饭,送送烟,诚意到达即可。
要全方位地让他感受你的“诚意”,所谓礼多人不怪,只要你足够坚持和诚恳,他迟早会被你打动。毕竟人在职场,多个帮手也挺不错。
4、多努力。
但他接纳了你,你也得提高对自己的要求,让自己成为一个高水平的“学生”。
课下也要不断恶补行业知识和工作流程,这样才能在学习过程中举一反三,让中坚对你刮目相看,越来越信任你。
最后在你的努力 中坚的言传身教下,你应该可以顺利度过新手期,向更高的目标进发了。
如何渡过新手期,快速适应环境,做对事,为好人呢?
作为每家公司的a类/s级员工,分享12个字的实用建议~
⭕眼观六路
新人加入公司,不熟人际、不熟规则、不懂业务,这是常事,因此多看多听惜言,做个观察者总没错。
〖观察什么?〗
1、与业务相关
公司产品线有哪些?和我工作的关系?有哪些内外部规章制度?sop是什么?
这是本职工作的根基和命脉。
2、与人际相关
公司组织架构是什么?管理层成员是谁?部门怎么内部分工?有哪些密切合作部门?
这是借势借力、职场协作的基础
3、与规则相关
出勤&加班&请假规则、差旅制度、财务报销制度等等。
这是与切身利益息息相关,不用多说。
〖怎么观察?〗
这些都是我做了n次公司新人后,总结出的途径。只要有心,就能链接到信息~
1、入职材料
有些公司的hr或者用人部门,会给新人准备学习材料包。没有的话也没事儿,还有很多观察途径,继续往下看~
2、公司内网
一般会设置成默认云顶yd2223线路检测主页,有各项规章制度、通讯报道、组织架构等等信息,如果不知道的话,可以问问hr或者同事。
3、部门共享文件
我经历过的公司都有部门共享文件夹,这可是个宝库,是最能直接了解本职工作,未来直接“抄作业”的好地方。
我在前司要策划执行大型活动,刚入职什么都不会,看的就是部门公共盘里,前同事留下的执行明细表,快速上手~
4、旁听大小会议
团队内部总会定期开会,一般每周或者每双周一次,沟通重要工作,跟进项目进度。这是新人了解部门在做什么、同事在做什么、老板有哪些任务要派、怎么派等等信息的最佳渠道。
5、听同事工作对话
有的朋友说,我们不怎么开会,领导都是一对一安排任务,怎么办?
那就平时在办公室支根小天线、竖起小耳朵,听听其他同事间会聊到哪些工作呗。
⭕自我行动
1、融入团队
首先,主动加同事微信
其次,最快时间记住同事名字,打照面就叫一声,“于晏老师”、“彭哥”、“浪姐”。
有句词唱得好:多叫一声哥,少趟十里河。多叫一声姐,少爬十里坡。
然后,到了饭点,主动跟同事一起吃吃饭。
聚餐这样的非正式场合,大家不仅聊工作,还有机会知道很多八(nei)卦(mu),也能看出同事的脾性。
如果你还没有带教师傅,想找个乐于助人的带带自己,可以尝试在饭桌上抛出几个问题,看看谁会积极多次的回应你。
2、学习笔记
前一趴眼观六路,看了好些个与业务相关的材料后,如果领导交代的工作不多,不妨做个学习笔记。
比如:
梳理全量产品的分类、关系、差异、特点,做张思维导图;
学习常用数据表的模型,总结个sop;
……
这个动作目的有二:
(1)为实际工作的开展做知识和技能储备
(2)用以跟领导汇报,展现主动积极的态度
学习笔记这一趴建议你做两份,自用版和汇报版。
在汇报时,建议你拿捏好尺度,展现50%的功力即可,在领导看来,新人的态度比成果更重要。
所以,别一开始就把100%给领导看,最后卷死自己。
⭕巧做汇报
一般直属领导都会在新人入职后进行一次面谈,沟通岗位性质,主要工作内容和核心指标。
如果谈完之后,领导没指派实际工作的话,不妨在一周后,主动约领导,做一次正式沟通。
“领导您好,我加入团队一周有余,想跟您聊聊这周的学习体会,以及了解您接下来对我的工作安排,请问您何时比较方便?”
约完后,就拿着汇报版学习笔记去吧~
这场沟通的主要目的是:表达态度 展现成果 询问规划。
职场上能做到这步的新人寥寥无几。
如果有新员工这么做,暂且不论学习笔记质量如何,在态度上就赢过一半的人了,我作为领导,必定对ta刮目相看,好好培养。
亲爱的职场新人们,请丢掉学生思维,不要等着“被安排”。
积极主动,一步步展现你的实力,让领导看到你、认可你、喜欢你,成为你职业发展的助推。
这玩意跟找女朋友一样的。
一开始,要广撒网。
多在群里发红包,多请大家喝奶茶,花点小钱赚好感,多参加各种活动刷脸。
脸要笑、嘴要甜。
慢慢你就会发现,一定会有人愿意主动跟你靠近,但也有些人很高冷你怎么努力也没用。不要犹豫,果断放弃那些高冷的,选择那些愿意主动跟你保持联系、让你靠近的人深入发展。
这些就是你的重点培养对象。
广撒网阶段结束了,然后就逮住这些重点培养对象,再集中火力和资源在他们身上。
时不时送点茶叶、小礼物,隔三差五请个饭表达感谢之意,慢慢感情就建立起来了。
这之后,就千万别怕麻烦别人。
你老是给人好处,又不请人帮忙别人也会慌,担心你是不是看上他了。
这就进入了收获期,不断的问他们问题,求他们带你飞。
只要找对了人,有那么一两个真心实意愿意带你的人,就已经足够你走出新手村了。
所以,一开始别心疼花钱,花点小钱是值得的。
简单说就是:勤学、苦练、好问。
好说不好做到位。
1、勤学
就拿word举例子,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常用的办公软件,但是新人,有几个敢说自己用的很好的?分页符、分节符的区别分的清么?怎么让云顶yd2223线路检测首页没页码,云顶yd2223线路检测首页的页眉横线怎么去掉?
别新人了,我看到好多公司合同云顶yd2223线路检测首页还带着页眉横线呢…
新人,真的需要勤学,不要以为只是一个软件,word用的好,用的熟练,那也是本事。(现在还有py word)
更别说在word的基础上,也就是软件的基础上,再去深入地学习,你写的这类文章,它里面包含的逻辑关系了。它是什么样的思路体系,为什么这么写。
会议纪要和项目计划不一样,周报和月报也不一样...
都说天下文章一大抄,但确实也要看你会抄不会抄。
你抄的时候,能不能搞懂,别人是怎么写,为什么这么写。
说来惭愧,虽然我在工作中经常写文本,看文本,但在知乎上写东西,仍属于新手,如有描述不清楚,请多包含。
2、光学不行,要练
光看,光想,不练,那很容易会造成一种错觉,就是眼高手低。
脑子会了,手没会,所以需要练习。
一个人深耕某个领域七年,才能成为专家。
不练,嘴上说的再好听,也是空谈。
对着你想学习的对象,自己上手练一练,抄一抄,一练软件,二练思路。
不要以为很多事情很简单,就拿复印打印这个事情来说,办公室人员,也不是个个都做的非常好。
3、好问
好问,不代表常问,也不代表多问。
新人建议,多听多看少说。
问要问到点子上,问要时机恰当,问要问的别人舒服,问要问百度上差不都到的问题。
你自己不思考,不去尝试着解题,或者就完全连百度下都不去,试图另一个人当你的十万个为什么,可能么?
更别说别人忙的热火朝天,你忙不上忙就算了,你还去问,【我请教个问题。】
抱歉,你学习态度再认真,可能也得不到你想要的答案,因为出了学校,没有任何一个人,有教你的义务。
…
我只是用一个具体的软件举了个写作的例子。其他的事情,也都通用。
比如说与人沟通的技巧,比如说做ppt,汇报ppt的技巧,虽然都不一样,但大体有相通之处。